结构简介及其重要性

了解分子内原子的排列和化学键的性质对于预测其在各种化学反应和相互作用中的行为至关重要。 化学键理论的发展,包括路易斯点符号和价键理论,为可视化和预测分子结构提供了宝贵的工具。 此外,极性共价键、电负性和偶极矩的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分子如何相互作用。 对酸和碱及其强度和稳定性的研究也很大程度上受到所涉及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的影响。 总之,对分子结构的全面理解是化学研究及其在研究和工业中的各种应用的基础(Chemistry LibreTexts,nd)。

化学键理论和路易斯点符号的发展

化学键理论的发展对于理解分子的结构和性质至关重要。 这一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 Gilbert N. Lewis 在 1916 年引入了路易斯点符号。这些符号代表原子的价电子,对于预测有机分子内共价键的数量和类型至关重要。 通过使用路易斯点符号,化学家可以可视化原子周围的电子分布,并根据价层电子对排斥 (VSEPR) 理论确定分子形状。 该理论预测了常见有机分子中电子基团的排列,例如四面体、三角平面或线性构型。 因此,路易斯点符号和 VSEPR 理论已成为理解化学键(尤其是涉及原子之间价电子共享的共价键)性质的重要工具。 这种理解极大地推进了分子结构和反应性的研究,为化学及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Chemistry LibreTexts,2021)。

价键理论和共价键

价键理论(VBT)是化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解释了共价键的形成和性质。 当原子共享价电子以实现稳定的电子构型(通常是八位组)时,就会形成共价键。 VBT 假设两个原子的原子轨道重叠导致形成共价键,共享电子占据重叠区域。 该理论有助于理解共价键的方向性质和各种化合物的分子几何形状。

共价键的强度和稳定性取决于轨道重叠的程度和键形成过程中释放的能量。 VBT 还解释了原子轨道的杂化,这是原子轨道结合形成具有新几何结构和能级的杂化轨道的过程。 杂交在确定共价化合物的分子形状和键角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价键理论为理解各种化合物中共价键的形成、性质和行为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框架(McMurry,2015;Housecroft & Sharpe,2012)。

参考资料

  • Housecroft, CE 和 Sharpe, AG (2012)。 无机化学(第四版)。 皮尔逊.
  • 麦克默里,J.(2015)。 有机化学(第 9 版)。 圣智学习。

极性共价键:电负性和偶极矩

当具有不同电负性的原子在共价键中共享电子时,就会产生极性共价键。 电负性是化合物中原子吸引电子向自身的能力的量度。 当两个键合原子之间的电负性存在显着差异时,共享电子更多地被吸引到电负性较大的原子上,从而在该原子上产生部分负电荷,在电负性较小的原子上产生部分正电荷。 电子密度的这种不均匀分布导致极性共价键。

偶极矩是键或分子极性的定量测量。 它们是矢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在分子中,偶极矩是各个键偶极矩的矢量和。 如果键偶极矩相互抵消,则分子将不具有净偶极矩。 分子中偶极矩的存在可以显着影响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例如溶解度和反应性(Atkins, P., & de Paula, J. (2014)。物理化学:热力学、结构和变化。新约克:WH Freeman and Company)。

正式收费及其意义

形式电荷对于理解分子内电子的分布至关重要,因为它们提供了一种量化分配给分子中原子的电荷的方法。 这是通过假设所有化学键中的电子在原子之间平等共享而实现的,无论它们的相对电负性如何。 化学中形式电荷的重要性在于它们能够预测分子的稳定性和反应性,以及它们形成离子键或共价键的潜力。 此外,形式电荷有助于识别共振结构,共振结构描述了分子内电子的离域,有助于其整体稳定性。 从本质上讲,形式电荷是化学家分析和预测分子行为的宝贵工具,最终促进对化学反应和分子结构的更深入理解(Chemistry LibreTexts,2021;Brown 等人,2018)。

参考资料

  • Brown, WH、艾弗森、BL、Ansyln、EV、Foote、CS 和有机化学,第 8 版。 (2018)。 圣智学习。

共振结构和离域电子

共振结构是一组两个或多个路易斯结构,它们共同描述单个多原子物质中的电子键合,包括分数键和分数电荷。 当单个路易斯结构无法完全代表相邻原子之间相对于实际键长的经验数据的键合时,这些结构是必不可少的。 有效共振结构的净和被定义为共振杂化物,它代表分子内电子的整体离域。 具有多个共振结构的分子比具有较少共振结构的分子更稳定。

离域电子是那些不与单个原子或共价键结合但分布在几个相邻原子上的电子。 共振结构可以有效地描述电子的离域,这是无法用具有整数个共价键的单个路易斯公式表达的。 分子内电子的离域有助于其稳定性,正如臭氧所证明的那样,在一个末端氧上产生负电荷的额外电子可以通过与另一个末端氧的共振而离域,从而产生稳定的中性分子(化学自由文本) ,2021)。

共振形式和稳定性的规则

共振形式对于理解分子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因为它们描述了分子内电子的离域。 共振形式的规则规定所有结构必须具有相同数量的价电子,保持相同的总电荷,并保留原子核的位置。 此外,共振结构应遵循八位组规则,其中每个原子(氢除外)被八个电子包围,并且形式电荷较少的结构更稳定。

分子的稳定性与其共振形式的数量和性质直接相关。 具有多个共振结构的分子由于电子离域而表现出更高的稳定性,从而降低了分子的总能量。 此外,具有最小形式电荷的共振结构和更好地遵守八位组规则有助于增强稳定性。 本质上,分子拥有的共振形式越多,这些形式越稳定,分子本身的整体稳定性就越大。

绘制共振形式和共振混合体

绘制给定分子的共振形式和共振杂化物涉及理解离域电子的概念及其在分子内的分布。 首先,确定分子的路易斯结构,它代表原子及其价电子的排列。 接下来,确定分子内是否存在电子可以离域的任何区域,例如在共轭系统中或在与双键或三键相邻的孤对电子周围的原子周围。

一旦确定了电子离域区域,就可以创建代表这些电子的不同可能分布的替代路易斯结构。 这些替代结构(称为共振形式)应遵循共振规则,例如保持相同数量的价电子并保留分子的总电荷。 值得注意的是,共振形式不是单独的结构,而是分子电子键合的集体表示。

最后,为了表示共振杂化,通过将离域电子显示为虚线或部分键来组合共振形式。 这种混合结构说明了分子内的整体电子分布,比任何单独的共振形式更准确地描述了其键合和稳定性(McMurry, J., 2015. Organic Chemistry, 9th ed. Boston: Cengage Learning)。

酸和碱:Brnsted-Lowry 和 Lewis 定义

酸和碱的 Brnsted-Lowry 和 Lewis 定义提供了对其化学行为的全面理解。 Brnsted-Lowry 定义由化学家 Johannes Brnsted 和 Martin Lowry 于 1923 年独立开发,将酸定义为质子(H+ 离子)供体,将碱定义为质子受体。 该定义扩展了阿伦尼乌斯概念,不需要水就可以发生酸碱反应(Chemistry LibreTexts,2021)。

另一方面,吉尔伯特·N·刘易斯 (Gilbert N. Lewis) 于 1923 年提出的刘易斯定义通过将酸定义为电子对受体,将碱定义为电子对供体,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 该定义涵盖了更广泛的化学物质,包括那些不涉及质子的化学物质,对于理解非水溶剂和配位化学中的反应特别有用(Chemistry LibreTexts,2021)。

总之,Brnsted-Lowry 定义侧重于质子转移,而 Lewis 定义则强调电子对的给予和接受。 这两个定义都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各种化学背景下的酸和碱。

参考资料

酸和碱强度:解离常数和 pKa 值

酸碱强度、解离常数和 pKa 值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化合物在各种反应中的行为至关重要。 酸和碱的强度分别由它们提供或接受质子的能力决定。 解离常数 (Ka) 量化不同化合物或官能团的相对酸度,代表它们在相同条件下向公共碱(例如水)提供质子的能力。 pKa 值是 Ka 的负对数,是一种更方便的酸度测量方法,因为它提供了更小、更易于管理的数值。 pKa 值较低表示酸较强,pKa 值较高表示酸较弱。 在预测酸碱反应时,pKa 值可用于确定平衡,这将有利于酸较弱的一侧。 此外,有机酸的相对强度可以根据其共轭碱的稳定性来预测,共轭碱的稳定性受尺寸、电负性、共振效应、诱导效应和溶剂化效应等因素的影响(McMurry, 2015; Clayden et al. 2012)。 ,XNUMX)。

参考资料

  • 克莱登 J.、格里夫斯 N. 和沃伦 S. (2012)。 有机化学(第二版)。 牛津大学出版社。
  • 麦克默里,J.(2015)。 有机化学(第 9 版)。 圣智学习。

预测酸碱反应以及有机酸和碱

通过使用 pKa 值并了解影响共轭碱稳定性的因素,可以预测酸碱反应以及有机酸和碱的行为。 pKa 值代表酸的解离常数,它量化其相对酸度或在相同条件下向公共碱提供质子的能力(LibreTexts,nd)。 通过比较 pKa 值,可以确定酸碱反应的平衡,这将有利于酸较弱的一侧。

在没有 pKa 值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有机酸形成的共轭碱的稳定性来预测有机酸的相对强度。 形成更稳定的共轭碱的酸将是更强的酸。 影响共轭碱稳定性的因素包括失去质子的原子的大小和电负性、共振效应、感应效应和溶剂化效应(LibreTexts,nd)。 通过考虑这些因素,人们可以预测有机酸和碱在各种化学反应中的行为。

影响共轭物碱稳定性和酸强度的因素

共轭碱的稳定性和酸的强度受多种因素影响。 一个关键因素是失去质子的原子的大小和电负性。 更大、更多负电的原子可以更好地稳定负电荷,从而产生更稳定的共轭碱和更强的酸。 另一个因素是共振效应,其中负电荷可以在多个原子上离域,从而增加共轭碱的稳定性和酸强度。 诱导效应也发挥了作用,因为吸电子基团可以稳定共轭碱上的负电荷,使相应的酸更强。 最后,溶剂化效应影响共轭碱的稳定性和酸强度。 高度溶剂化的共轭碱更稳定,产生更强的酸。 了解这些因素对于预测酸和碱在各种化学反应和环境中的行为至关重要(Chemistry LibreTexts,2021;Brown 等人,2018)。

参考资料

  • WH 布朗、BL 艾弗森、EV 安斯林和 CS 富特 (2018)。 有机化学(第八版)。 圣智学习。